关于医院
就医指南
健康知识
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
发布日期:2014/09/09  来源:   点击次数:0
 

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广大基层防治常见病、多发病中的优势作用。勉县骨伤科医院康复科,针对常见病、多发病、开展使用临床实践证明有效,操作简便、费用低廉、又能普及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疗法。

开展项目如下:中药熏蒸疗法、电针疗法、艾灸疗效法、拔罐疗法、耳压疗法、牵引疗法、中频治疗仪结合中药敷贴疗法。

中药熏蒸疗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擅长治疗各种痛症(腰腿痛、坐骨神经痛、三叉神经痛、腹痛)各种增生病、椎间盘突出、肩周炎、颈椎病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(脑溢血、脑梗塞)面瘫、神经功能失调(植物神经功能失调、胃肠神经功能失调)内分泌失调、肥肿症、痛经等方面的治疗。我院长期从事治疗以来,一致得到病员朋友的好评。

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价格优惠,敬请广大病员来我院中医康复科咨询和就诊。

一、 中药结合红外线热敷理疗

中药结合多源红外治疗仪热敷,是陈氏中医传人的又一新创,由陈氏中医传人多年临床经验积累,研制而成的独特配方。结合先进的红外照射仪和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直接作用于病灶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。

中药结合红外照射仪和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好处:

通过秘制中药直接作用于患处,达到散瘀止痛、温经通络、舒经活血、尤其是对增加免疫功能,提高抵抗力。平衡神经体液调节功能,促进组织修复再生;消除亚健康,消炎止痛,等多种功效。

二、 刮痧的作用和机理

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,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,利用刮痧器具,刮拭经络穴位或某处皮肤,通过良性的刺激,使刮拭处充血,改善局部的微循环,起到祛除邪气、祛风散寒、清热除湿、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。以通过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,从而达到扶正驱邪,防病治病的作用。现代科学证明,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,增加汗腺分泌,促进血液循环,对于高血压、中暑、肌肉酸痛等所致的风寒痹症,都有立竿见影之效。经常刮痧,可以起到调整经气、解除疲劳、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
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:一是预防保健、二是治疗作用。健康人常做刮痧(如取背部的背俞穴、足三里等)可增强卫气,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,外邪不易袭表,机体自可安康。若外邪袭表,出现恶寒、发热、鼻塞、流涕等表症,及时刮痧(如取肺俞、中府等)可将表邪及时祛除,以免表邪不祛,蔓延进去五脏六腑而生大病。刮痧对于治疗,它具有活血化瘀、调整阴阳、舒经通络、排除毒素等作用。

三、推拿法的简介

推拿古称按摩、按跷等,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,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,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。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。当今在重新认识天然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优越性时,推拿这一传统不药而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。目前,推拿疗法已经被广范应用于各种骨伤科疾病、周围神经疾病及一些内科、妇科、儿科等疾病,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在一些骨伤疾病,例如退行性脊柱病变、肩周炎、膝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上,推拿治疗已经成为第一首选疗法。

四、耳穴埋压治疗失眠

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为特征的一种病症。我国的失眠率在30%以上,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工作压力的增加,亚健康人群的增多,失眠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,严重影响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。临床主要表现在睡眠时间短,睡眠深度不足,入睡困难或容易惊醒,醒后不能入睡,梦多或时睡时醒等,第二天不能消除疲劳、恢复体力等。治则:宁心安神(病根据中医辨证加以不同耳穴)

穴位:心、脑、神门、脾、胃、肾、肝、屏尖、内分泌点、肝阳、内耳(可根据中医辨证类型适当给予增减)

操作: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帖敷王不留行籽后,用拇指、食指指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廓的正面和背面。或用食指尖或指腹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的正面,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,感觉胀而略感承重刺痛为度,每次压3秒,每次每穴按2分钟左右,每天35次,双侧耳穴轮流使用,可13天一换

特别提醒:可选择在下午及晚上增加刺激时间及次数,疗效更佳。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者,应同时治疗其原发病。

五、面瘫的针刺疗法

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,表现为一侧面部松弛,额纹消失、眼裂增大、鼻唇沟变浅、口角下垂、并被牵向健侧、不能蹙眉、露齿、鼓腮等动作。部分患者初期耳后有疼痛,还可出现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,甚至外耳道出现疱疹等。本病多由络脉空虚,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、少阳脉络、致经气阻滞,经脉失养,经肌纵缓不收再而发病。西医多见于面神经麻痹。

治法:以手足阳明经为主,手足少阳为辅。(对于面部穴位,初起宜浅刺,轻刺,一周后酌平刺或透穴或穴刺)

取穴:风池、翳风、地仓、颊车、合谷

随症配穴:鼻唇沟平坦加迎香,鼻中沟歪斜加水沟;颏唇沟歪斜加承浆;目不能合加阳白、攒竹或申脉、照海。

特别提示:每日留针一次,10次为一疗程

六、感冒拔罐外治法

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疾病,四季均可发生,尤以春冬季或季节交替时多见,表现为鼻塞流涕,喷嚏、头痛、咳嗽、恶寒发热,全身不适等症。本病的发生是由病邪侵入人体肌表所致。根据病情不同,轻者称为“伤风”重者称为“时行感冒”。风寒者表现为四肢酸楚、鼻塞流涕、咽痒咳嗽、咯稀痰、恶寒发热或不发热、无汗脉浮紧、舌苔薄白;风热者表现为发热汗出、微恶寒、头胀痛、咳嗽痰稠、咽痛、口渴、鼻燥、脉浮数、舌苔薄微黄。

治法: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位为主,走罐或留罐。

操作步骤:患者取俯卧位,暴露背部,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均匀涂抹介质起到润滑作用,将火罐提扣在督脉上,然后医者以右手握罐,以左手拉住并拉紧皮肤,上下往返推罐35次,等到皮肤潮红,再将火罐移至两旁的膀胱经,同样的方法在两旁膀胱经上各走35次,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、风门、肺俞等穴位,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,起罐后擦去润滑剂。此法经济实惠又能免受针药的痛苦,在临床对于风寒、风热、暑热感冒效果犹佳,等到了广大病友的好评。同时也广泛用于感冒的预防和健康人群的保健等。